当前位置:循环首页>正文

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内源性凝血酶生成的视点:一项队列研究

作者:国际循环网   日期:2010/9/17 13:51:00

国际循环网版权所有,谢绝任何形式转载,侵犯版权者必予法律追究。

背景:决定抗栓药物的合适剂量是困难的,需要有界定合适检测技术的临床研究。

      Insights from endogenous thrombin generation in patients undergoing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A cohort study

      Francois Schiele,Evelyne Raccadot,Nicolas Meneveau,Marie-France Seronde,Vincent Descotes-Genon,Joanna Oettinger,Kais Mrabet,Romain Chopard,Jean-Pierre Bassand
      Archives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s Supplements,Volume 2,Issue 1,January 2010,Page 4

      背景:决定抗栓药物的合适剂量是困难的,需要有界定合适检测技术的临床研究。

      目的:在计划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PCI)并联合两种或三种抗血小板药物和磺达肝癸钠或普通肝素(UFH)预处理的患者中,我们比较内源凝血酶能力(ETP)。预处理取决于临床表现。在献血的自愿者和接受PCI的患者中进行标准的自动化血栓成像。通过荧光技术在去血小板血浆中研究凝血酶的生成。

      患者/方法:总共纳入152例患者。组1的患者单用阿司匹林预处理,组2使用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预处理,组3联合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和2.5 mg磺达肝癸钠预处理,组4使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2.5 mg磺达肝癸钠和替罗非班预处理,组5接受50 IU/kgUFH的推注+抗血小板药物。结果:与献血的自愿者相比,组2的ETP显著下降。增加磺达肝癸钠(组3)ETP下降24%,组3和组4间ETP进一步下降25%。使用UFH后无凝血酶生成(图1)。

      结论:在PCI中,评估凝血酶的生成可能非常有用,同时抗血小板药物和抗凝药物的联合使用是必须的。

 图1 内源凝血酶能力

版面编辑:沈会会  责任编辑:任芳芳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内源性凝血酶介入治疗

分享到: 更多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招贤纳士
声明:国际循环网( www.icirculation.com)对刊载的所有文章、视频、幻灯、音频等资源拥有全部版权。未经本站许可,不得转载。
京ICP备15014970号-5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京)-非经营性-2017-0063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335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50541号
国际循环 版权所有   © 2004-2025 www.icirculatio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公司名称:北京美赞广告有限公司 公司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朝阳门北大街乙12号天辰大厦1座1409 电话:010-51295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