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研究结果表明,首次发生不明诱因的VTE患者,在第18个月时,基于DD的临床预测指南,患者性别和HT的使用可鉴别低(<5%/yr)和高(>10%/yr)VTE复发风险。
作者:国际循环网 发布于:2009-11-30
ACS的抗血栓治疗包括两方面:一是抗血小板药物治疗,二是抗凝治疗,其中抗血小板治疗显的更为重要。近20年,大量抗血小板治疗的随机临床试验均证实了ACS抗血小板治疗的有效...
作者:郭新贵 发布于:2009-11-30
在该研究模型中未发现出血的预测因素。尽管进行抗凝治疗,基线因素可鉴别出高风险RT癌症患者,但抗凝治疗相关出血在治疗初期不可预测。
作者:国际循环网 发布于:2009-11-20
那屈肝素降低接受化疗的转移或晚期局部实体癌非卧床患者血栓栓塞事件发生率。今后的研究应侧重于血栓栓塞事件高风险患者。
结果发现,在术后3个月,8例(0.9%)有明显深静脉血栓形成临床症状,4例(0.5%)肺栓塞(PE),8例(0.9%)大出血,40例(4.4%)轻微出血,10例(1.1%)死亡。该研究...
TCG提供了抗血小板和抗凝药有效性的重要信息,特别是对于磺达肝癸钠治疗的患者,有助于PCI术后联合用药患者抗凝的监测
结果显示,1例患者接受心脏移植,3例死亡,4例需要持续辅助装置维持,维持的中位时间为78天(范围46~174)。未发生大出血事件。
心律失常药物治疗是一个难题,选用AAD去治疗一个心律失常,什么叫正确,甚难界定。粗粗地说,选用一个药物,把心律失常及时纠正了,那就是正确的治疗,但如果选用同样的药...
作者:蒋文平苏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发布于:2009-11-13
随着对急性冠脉综合症(ACS)患者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接受介入治疗的患者数量不断增加。同时联合应用口服及静脉抗血小板、抗凝药物等强化治疗,使AC...
作者:杨艳敏阜外心血管病医院 发布于:2009-11-13
房颤患者发生缺血性卒中的危险性存在很大差异。女性是否可作为卒中风险的预测因素并未达成一致意见,尤其是华法林在两性中能否同等的预防卒中更不明确。一项纳入780例口服...
作者:国际循环网 发布于:2009-10-29
专家视角丨高血压管理新篇:余静教授202..
心房颤动患者和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磁共振..
ESC专访|郭豫涛教授解析mAFA扩展试验结..
波兰国家注册数据:药物涂层球囊治疗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