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循环首页>正文

肝素诱发的血小板减少症:一项回顾

Heparin-induced thrombocytopenia: a review

作者:国际循环网   日期:2008/2/4 17:25:00

国际循环网版权所有,谢绝任何形式转载,侵犯版权者必予法律追究。

免疫性肝素诱发的血小板减少症(HIT)是一种相对的药物不良反应,存在于由抗凝药物引起的高凝状态。

免疫性肝素诱发的血小板减少症(HIT)是一种相对的药物不良反应,存在于由抗凝药物引起的高凝状态。在矫形外科手术后接受普通肝素治疗的患者中其发生率大约为6.5%,而在其他治疗中发生率则等于或低于1%。HIT的发生与肝素类型、肝素治疗的时间、患者人群和性别有关。其发病机理在大多数病例中是由于对复合肝素/血小板因子4产生抗体应答,继而激活血小板和凝血,最终增加凝血酶的产生。血小板减少症、静脉或动脉血栓形成、肝素诱导的皮肤坏死、肾上腺出血都能表现HIT的临床过程。对接受肝素治疗的患者进行血小板监测显示可早期鉴别HIT。血栓形成事件可能是HIT的第一表现。肝素依赖的血小板激活的实验室证据证实了临床诊断;抗原或功能测定是有效的。一旦高度可能是HIT或得到血清学上的证实,应立即强制停用肝素,并任选两种抗凝剂中的一种,因为高危血栓事件(或已存在)。应用有效的非肝素抗凝剂旨在减少血栓形成。重组水蛭素、阿加曲班和比伐卢定(直接凝血酶抑制剂)以及达那肝素和磺达肝癸钠(Xa因子抑制剂)代表了当前HIT的治疗观点。只有当获得稳定的血小板计数后才安全地使用维生素K抗凝剂。

版面编辑:icirculation



分享到: 更多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招贤纳士
声明:国际循环网( www.icirculation.com)对刊载的所有文章、视频、幻灯、音频等资源拥有全部版权。未经本站许可,不得转载。
京ICP备15014970号-5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京)-非经营性-2017-0063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335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50541号
国际循环 版权所有   © 2004-2025 www.icirculatio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公司名称:北京美赞广告有限公司 公司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朝阳门北大街乙12号天辰大厦1座1409 电话:010-51295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