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循环首页>正文

[ESC2007]SEARCH-MI研究讨论报道

Discussant report:Breithardt, Guenter (Germany)

作者:国际循环网   日期:2007/10/18 17:48:00

国际循环网版权所有,谢绝任何形式转载,侵犯版权者必予法律追究。

    此项开展于2002年至2006年、针对心肌梗死后患者的研究,前瞻性地评估了伴有危及生命的室性心律失常的高危患者接受植入性心脏复律除颤器ICD干预的比例。基于目前的指南,这些患者将接受ICD治疗作为主要预防措施。患者随访期为两年。此外,还将此项试验纳入的研究对象与MADIT II研究中接受ICD干预的患者进行比较。

     SEARCH-MI研究对象与MADIT II研究对象以下各方面相当:平均年龄、平均射血分数、从前次心肌梗死直至植入ICD的时间。然而,与MADIT II研究对象相比,SEARCH-MI研究对象具有更高的NYHA评级水平,更少接受旁路手术或经皮冠脉介入治疗,更多发生左束支传导阻滞,更少接受他汀类药物治疗、但更多接受利尿剂和β受体拮抗剂治疗。此外,SEARCH-MI研究对象中接受可达龙治疗者的比例更高。

    在随访期间,SEARCH-MI研究和MADIT II研究中,首次室性心律失常和首次接受相关合适治疗的Kaplan-Meier曲线均呈现出惊人的相似度。在SEARCH-MI研究中,无论患者安装单腔或双腔或CRT(双心室)ICD,在可探知的发病次数方面均无显著差异,在首次接受室性心律失常治疗方面也无显著差异。同样,植入不同类型ICD者的首次不适当治疗比例也无差异。在SEARCH-MI注册资料和MADIT II研究中随机分入ICD安装组的患者资料中,相关人群的全因死亡率和猝死率均相当。

    作者由此得出结论:心肌梗死后患者的主要预防措施似乎在临床实际环境中也得以体现。

    评论:心肌梗死后患者以植入ICD作为主要预防措施的相关临床受益已经通过前瞻性随机临床研究(MADIT,MADIT II)获得证实。但是,就这些研究结果能否体现在临床实际早有争论。临床试验的结果往往代表了经过严格甄选的患者人群。因此,ICD在临床实际环境中的广泛人群中究竟有何表现,这已引发了业界的浓厚兴趣。SEARCH-MI研究结果显示,谨慎实施的注册研究在反映特定治疗措施在临床实际中的潜在受益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尽管作者宣称其研究目的在于监测欧洲目前的ICD干预现状,但研究对象主要来自意大利(73%)和德国(22%),而奥地利(1%)和以色列(3%)患者所占比例非常之低。因此,关于ICD植入比例在不同欧洲国家中具有显著差异方面,他们所宣称的欧洲数据似乎名不符实。但尽管如此,也不能削弱此项注册研究的意义,那就是将随机研究获得的结果外推至临床实际应用之中。

    应该祝贺此项研究的参与者们,他们所组织和实施的注册研究显示了在患者发生心肌梗死较长时间后、基于低射血分数选择研究对象的好处,这点其实在先前开展的MADIT II研究中也早有体现。

版面编辑:国际循环



心肌梗死心源性猝死

分享到: 更多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招贤纳士
声明:国际循环网( www.icirculation.com)对刊载的所有文章、视频、幻灯、音频等资源拥有全部版权。未经本站许可,不得转载。
京ICP备15014970号-5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京)-非经营性-2017-0063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335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50541号
国际循环 版权所有   © 2004-2025 www.icirculatio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公司名称:北京美赞广告有限公司 公司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朝阳门北大街乙12号天辰大厦1座1409 电话:010-51295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