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循环首页>正文

[ACC2007]TRIUMPH研究:Tilarginine acetate注射剂治疗不稳定型心肌梗死患者心源性休克的随机国际研究

作者:国际循环网   日期:2007/4/20 16:34:00

国际循环网版权所有,谢绝任何形式转载,侵犯版权者必予法律追究。


Tilarginine Acetate Injection in a Randomized International Study in Unstable MI Patients With Cardiogenic Shock
概述
      试验的目的是比较一氧化氮合酶(NOS)抑制剂Tilarginine与安慰剂对合并心源性休克的急性心肌梗死(MI)患者的疗效。
药物/方法
      采用随机双盲设计,患者被随机分配至Tilarginine治疗组(按1mg/kg口服丸药和按1mg/kg/小时注射注射剂共5小时,n=206)和安慰剂组(n=190)。
主要结论
      在无价值的分析结论出现后试验提前终止。
      试验开始时,两组的平均左心室射血分数为27%。发生心肌梗死到休克的平均时间为4.6小时,休克到开通动脉的时间为1.4小时。冠状动脉前降支梗死占58%,左冠状动脉主干梗死占12%。90%的患者接受atortic内球囊泵治疗,12%的患者接受左心室辅助设备植入。
      两组间的主要终点即30天死亡率(Tilarginine组为48%,安慰剂组为42%,危险比[RR]为1.14,P=0.24)没有差异。6个月死亡率(Tilarginine组为58%,安慰剂组为59%,P=0.80)也没有差异。30天心力衰竭发生率在两组中分别为48%和51%(P=0.51)。再次心肌梗死的发生率在两组中分别为4.0%和3.9%(P=0.95)。两组的休克缓解率(两组分别为66%和61%,P=0.31)和治疗时间(两组的平均时间分别为156小时和190小时,P=0.16)均无差异。2小时的收缩压变化Tilarginine组大于安慰剂组(两组收缩压的升高值分别为12.0/5.0mmHg和7.0/1.0mmHg)。
解释
      对于合并心源性休克的急性心肌梗死(MI)患者30天死亡率的主要终点的改善,一氧化氮合酶(NOS)抑制剂Tilarginine与安慰剂相比没有差异。
     稍早的SHOCK-2试验证实Tilarginine能够改善血液动力学指标。这一发现提示当前的研究应当关注死亡率的评价。尽管在当前的研究中,血压得到了改善,然而,并未出现死亡率的下降。由于对合并心源性休克的急性心肌梗死(MI)的治疗手段非常有限,这一疾病的治疗仍将面临挑战。
研究范畴

      冠状动脉性心脏病
研究设计
      安慰剂对照,随机,双盲
观察患者人数:1611
纳入患者人数:398
平均随访时间:6个月
患者年龄:平均年龄67岁
女性比例:28%
主要终点
      30天时各种原因导致的死亡率
次要终点
      纽约心脏学会(NYHA)功能分级评价的30天时休克缓解率和治疗时间,6个月时的死亡率
纳入标准
      经证实局部缺血症状持续至少30分钟的心肌梗死:心肌标志物升高,和/或ST段升高,或左束支传导阻滞
      梗死动脉显著(狭窄<70%)
      难治性心源性休克治疗时间<24小时,梗死动脉开放后经血管加压药治疗>1小时后,收缩压<100mmHg
      左心室充盈压升高的临床或血液动力学证据
      左心室射血分数<40%
排除标准
    休克缓解,可疑或有记录的感染,其它原因导致的休克,急性二尖瓣返流/室间隔破裂/游离壁导致的休克,严重的心脏瓣膜疾病,任何原因导致的严重右心竭或左心室功能障碍,血肌酐>3.0mg/dl或需要透析的终末期肾病,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致命性缺氧性脑损伤,不可逆的多系统衰竭,近期胸腹部手术,原发性肺动脉高压,24小时内急诊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

版面编辑:国际循环



分享到: 更多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招贤纳士
声明:国际循环网( www.icirculation.com)对刊载的所有文章、视频、幻灯、音频等资源拥有全部版权。未经本站许可,不得转载。
京ICP备15014970号-5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京)-非经营性-2017-0063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335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50541号
国际循环 版权所有   © 2004-2025 www.icirculatio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公司名称:北京美赞广告有限公司 公司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朝阳门北大街乙12号天辰大厦1座1409 电话:010-51295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