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循环首页>正文

[ACC2007]新型可吸收的生物支架大放异彩-临床效果和安全性卓越

作者:国际循环网   日期:2007/3/26 19:42:00

国际循环网版权所有,谢绝任何形式转载,侵犯版权者必予法律追究。

与早期的裸支架(bare-metal stent,BMS)相比,药物洗脱支架(drug-eluting stents, DES)通过支架上的药物缓慢释放显著减少了PCI术后再狭窄的发生,但这些永存体内的金属装置也有以下问题:如影响到MRI和CT的使用、晚期血栓形成、妨碍血管正性重构、冲击了外科血运重建率。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周玉杰 葛海龙

  与早期的裸支架(bare-metal stent,BMS)相比,药物洗脱支架(drug-eluting stents, DES)通过支架上的药物缓慢释放显著减少了PCI术后再狭窄的发生,但这些永存体内的金属装置也有以下问题:如影响到MRI和CT的使用、晚期血栓形成、妨碍血管正性重构、冲击了外科血运重建率。

  今天的ACC大会展示了一种引人注目的介入新器械-生物可吸收支架,专家们认为,关于这种新型支架的研究显示了临床效果和安全性良好,有望解决金属支架带来的以上诸多问题。

  该研究名为ABSORB 试验,来自荷兰the Erasmus医学中心的研究者总结洗脱药物成分为依维莫司的生物可吸收冠脉支架(BVSEECSS),BVS stent具有可生物吸收的结构,该支架由生物可降解的聚乳酸(来于的聚脂及乳酸)及控制依维莫司(一种抗排斥的免疫抑制剂)药物释放的涂层制成,BVS stent植入到病变处后,可被血管完全吸收并缓慢代谢,最后留下的只是血管的自然状态。

  ABSORB试验在4个临床中心入选了30例病人,每例患者有一处冠脉病变,均经BVS 治疗,研究者观察了30天和180天时该支架的效果、手术成功率、主要心脏不良事件及支架血栓。结果显示:30天时支架效果和手术成功率极高,分别为93.5 %、100%,无支架内血栓和MACE事件发生;180天时MACE事件发生率持续低于3.3%(1例发生非Q波性心梗),无支架内血栓事件。

  ABSORB 试验的主要研究者Patrick Serruys博士认为,该试验的1及6个月的早期结果显示BVS stent安全、有效、手术放置过程容易,并表示他们将长期随访此支架的安全性、有效性以及能否解决金属支架导致的相关问题。


 

版面编辑:国际循环



分享到: 更多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招贤纳士
声明:国际循环网( www.icirculation.com)对刊载的所有文章、视频、幻灯、音频等资源拥有全部版权。未经本站许可,不得转载。
京ICP备15014970号-5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京)-非经营性-2017-0063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335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50541号
国际循环 版权所有   © 2004-2025 www.icirculatio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公司名称:北京美赞广告有限公司 公司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朝阳门北大街乙12号天辰大厦1座1409 电话:010-51295530